close

乳癌是女性最常見的癌症,而且新增案例更是逐年增加及年輕化,這和現代飲食習慣的改變、晚婚晚懷孕或環境荷爾蒙有密切關聯。除此之外女性荷爾蒙也是乳癌的重要關鍵,懷孕期間女性荷爾蒙會有明顯的變化,更不可以掉以清心。雖然哺乳可以降低罹患乳癌的機率,但懷孕、哺乳絕不是乳癌的安全期。

 

 

禾馨乳醫中心在過去一年共診斷14位年紀小於45歲的乳癌,其中有7位為懷孕哺乳期的乳癌,年齡從29至43歲,平均年齡約32歲,有5位乳癌患者是第一次懷孕生產,有1位有家族史,1位曾接受不孕症治療,她們的共同點是腫瘤皆大於2公分,並誤認腫塊只是懷孕哺乳期間的生理變化,而延誤就醫。

過去觀念認為懷孕哺乳期間不適合做乳房超音波檢查,因這時期的乳房構造變得很複雜,確實會影響較小腫瘤的診斷率。懷孕哺乳期間乳房的腫脹,自我檢測相對困難且醫師觸診也很難辨識區分正常的生理反應,還是腫瘤。臨床上,最適合懷孕哺乳期的乳房檢查方式還是乳房超音波檢測。

現在很多婦女都有良性腫瘤的乳房疾病,如纖維囊腫、纖維腺瘤等;如果目前是正準備懷孕或懷孕初期的婦女,會建議先接受精密的乳房超音波檢查,以減少在懷孕哺乳期間辨識困難度,停止哺乳後三個月內再開始定期每年的乳房檢查;懷孕哺乳期間若發現新增且有逐漸腫大的硬塊也要提高警覺,盡早診斷治療。

許多人知道乳癌是台灣婦女癌症發生率第1位,每年新增約12000名婦女罹患乳癌。國民健康署推動45至69歲婦女每兩年一次乳房X光攝影檢查,對於有微鈣化點的乳癌靈敏度高,半數的乳癌合併有微鈣化點。但有四分之一的乳癌患者是小於45歲的,50歲以前的半數的女性和50歲之後的1/3女性乳房是緻密的,這也嚴重影響乳房X光攝影的準確性。

所幸現在有較高技術的乳房超音波,對於乳房腫塊、緻密乳房、懷孕哺乳期的乳房有很好的鑑別能力,全自動乳房3D掃描能減少因操作者因素影響超音波的準確度,檢查的結果是全乳影像「大數據」,能清楚的對於病變追蹤比對,影像導引切片手術、微創腫瘤切除手術,能在最小傷害下確切診斷病變。

最後補充,現在婦女因受到許多因素而有不孕的現象,需要接受人工受孕的治療,研究證實排卵藥並不會提高罹患乳癌機會,但接受不孕治療的女性年齡層通常較高,過程中可能因心理壓力,容易有憂鬱、焦慮、沮喪、情緒低潮及不穩定等心理狀況,這些都可能成為乳癌的危險因子,因此身為女性,定期安排乳房檢查更是絕對必要的。

網址來源:https://money.udn.com/money/story/10164/2387883

arrow
arrow
    文章標籤
    懷孕 媽媽寶寶 孕婦
    全站熱搜

    wefgzv785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